招考信息报考指导备考资料考试题库|面授课程网校课程| 砖题库职位库直播|华图师资

  • 在线客服咨询
    长春 卫星
    净月 榆树
    农安 吉林市
    磐石 桦甸
    延边 敦化
    蛟河 通榆
    珲春 汪清
    伊通 双阳
    长岭 四平
    公主岭 通化
    梅河口 和龙
    舒兰 临江
    辉南 双辽
    德惠 白城
    辽源 松原
    白山 长师
    司法警官学院
    吉林工商学院
    0431-88408222
  • 2018年国考申论热点:改革教育体制,促进教育公平

    2017-08-15 13:26 吉林公务员考试 来源:吉林华图

      【热点背景】

      1.中国教育体系无非就是应试教育。中国学生思想奴化,1+1=2,这是老师死记硬背出来的。可能当时你并不明白,但是你不能向老师提出你的观点。当你与老师有分歧时,老师不会考录你的立场,只会认为我是你的师长,你要听我的命令。导致中国人最大的心理:没主见!

      “分分分,学生的命根”也不是说应试教育的不足,而是批评中国一个字的应试教育。学校应该满足每个靴子上进的梦想,而不是用分数去扼杀它。

      2.目前,中小学生自杀已经成为一个越来越严重的社会现象。根据搜集的2016年全年中小学生自杀案例79例,蓝皮书分析指出,中小学阶段自杀率最高为初中,学生自杀根本原因在于高度应试的教育制度。

      北京大学儿童青少年卫生研究所一份历时3年多,涉及全国13个省约1.5万名学生参与的《中学生自杀现象调查分析报告》中的数字令人触目惊心:中学生5个人中就有一个人曾经考虑过自杀,占样本总数的20.4%,而为自杀做过计划的占6.5%。

    2018国家公务员

      3.在义务教育体制的保障下,农村留守儿童在小学和初中学龄阶段普遍享有入学机会,但进入高中学龄阶段以后,教育不平等问题凸显。虽然大部分农村留守儿童有机会继续接受普通中学或者职高教育,但是有相当部分的人却在初中毕业后终止学业或在高中阶段辍学,甚至还有部分人不能完成义务教育。我国的义务教育法规定,年满6周岁的儿童应当入学接受义务教育,条件不具备的地区可推迟到7周岁,也就是说,在我国儿童基本上在14~15岁结束九年义务教育,15~17岁则逐渐进入高中教育阶段。

      4. 近日,有网友在微博贴出一份北京市部分重点小学“幼升小”的择校费清单。清单显示,北京市景山学校择校费居榜首,高达25万元;紧随其后的北大附小18万元、实验二小17万元。

      媒体在报道时特意在标题中嵌入“网曝”二字,意谓该消息未经证实,因为25万元的天价择校费高得实在太离谱了。但报道提供了另一则材料,即21世纪教育研究院去年9月公布的《北京市小升初择校热的治理:路在何方》调查报告显示,北京小学生的择校费已猛增到8万元至25万元,几家重点学校凭借“小升初”的机会,每年就可创收15亿元。

      据了解,此类择校费是北京市教委统一要求的数额(最高3万元)以及人情关系费、中介费等的总和。也就是说,在北京,知名中小学最高可收取3万元的择校费是“合法”的。据说,这些钱是用来改善办学条件和教师待遇。好像这些小学的办学条件非常落后、设施设备十分陈旧、教师大多穷愁潦倒似的。

      5.据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公告,2014年9月4日(星期四)上午10时,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将举行新闻发布会,届时教育部副部长杜玉波、刘利民及部长助理林蕙青将会介绍《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的相关情况。

      在教育部总体改革方案发布后,今年内各省将结合本地实际陆续出台改革实施方案,并在部分省份和高校开展高考改革试点,在2020年基本形成新的考试招生制度,实现改革总体目标。

      公布的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方案就招生计划分配方式、考试形式和内容、招生录取机制、监督管理机制、高考综合改革试点等多方面出台一揽子举措,改革的主题再一次指向公平。宏观而言,改革关系到每一人、每一家的前途命运;微观透视,各种“问号”同样牵动人心。在这个教育改革的宏大棋盘中,“高考”毫无悬念地成为最大焦点。方案明确,考生总成绩由统一高考的语文、数学、外语3个科目成绩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3个科目成绩组成。教育部副部长刘利民介绍,未来学生升学有“两依据、一参考”,“两依据”是语数外三科的高考成绩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一参考”则是考生在高中的综合素质评价情况。换言之,高考不是唯一决定因素。

      【考点分析】

      一、 问题及原因

      模拟试题:现阶段,存在某些教育不公平的现象的表现有哪些,请结合给定资料进行概括,并说明其存在的原因?

      要求:全面准确,简明扼要,语言流畅,不超过200字。

      【参考解析】

      教育不公平的表现主要有:高考加分名目繁多、留守儿童及随迁子女受教育难,城乡教育水平差距大,阶层教育差距大而导致的择校难等主要问题。

      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1)国家方面,国家的关于教育的 政策方针不够完善,有待于补充修改;(2)学校方面,在选拔人才的时候还存在着“唯分论英雄”的传统,并且某些学校为了追求利益而忽视对学生的能力的培养;(3)家庭方面,传统的教育观念占据着主要地位。

      二、影响--危害性

      模拟试题:结合给定材料,分析当前教育不公平现象所产生的危害性?

      要求:分析全面,思路清晰,语言流畅

      【参考解析】

      1.国家:阻碍了我国素质教育的开展,不利于我国人才资源的合理配置。

      2.社会:教育不公平现象在社会上会树立反面案例,不利于我国社会的稳定,不利于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立。

      3.学生:违背教育规律,将功利化价值观植入孩子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对孩子难以实现激励上进的目标。

      更多资讯请继续查看:国家人事考试网吉林公务员考试网

    (编辑:喻倩)

    enlightened  国家公务员考试 资讯

    2018国家公务员考试信息汇总历年真题时政热点

    2018年国家公务员笔试课程2018年国家公务员面试课程

    QQ群:【2018国家公务员考试2018国家公务员考试488329031

    吉林华图官方微信:jilinht

    考试工具砖题库练题

    最新招考
    照片调整
    直播讲座
    职位查询
    真题下载
    时政热点
    公开课
    砖 题 库
    首页 网站地图 联系我们 返回顶部
    京ICP备11028696号-11 京ICP证130150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14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