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考信息报考指导备考资料考试题库|面授课程网校课程| 砖题库职位库直播|华图师资

  • 在线客服咨询
    长春 卫星
    净月 榆树
    农安 吉林市
    磐石 桦甸
    延边 敦化
    蛟河 通榆
    珲春 汪清
    伊通 双阳
    长岭 四平
    公主岭 通化
    梅河口 和龙
    舒兰 临江
    辉南 双辽
    德惠 白城
    辽源 松原
    白山 长师
    司法警官学院
    吉林工商学院
    0431-88408222
  • 2018年国家公务员行测备考:一下搞定结语推断题

    2017-08-18 10:22 吉林公务员考试 来源:网络

      2018年国家公务员行测备考:一下搞定结语推断题

      在公务员考试中言语理解与表达模块是众多模块中题目的字数最多的模块,考生常常因为字数多、做题慢而苦恼。在这里华图教育为您介绍一种题型——结语推断题,考试必考,技巧性强,得分且快且准。

      结语推断题(又称下文推断题)要求考生推断下文即将讲的是什么话题,识别题型要根据提问方式,比如“文段接下来讨论的是”,“这段文字后面将要讲述的是”,类似的表达即可断定是下文推断题了。题型识别标志词有“接下来”、“将要谈论”、“后面将要”等。解答这个题型需要通读整个文段了解文段大意后,重点看文段的结尾句,选择与结尾句话题一致的答案即可。需要注意的是,如果选项中出现文段前文已经讲过的内容应该排除选项。

      【真题演练】就好比古代中国的读书人绕不开《易经》一样,现代中国的读书人是避不开《红楼梦》的。所以,自王国维发表《<红楼梦>评论》以来,中国现代各路“文化豪杰”在学有所成后都会在“红学”里一试身手,似乎不露一手就不足以显示自己的学问如何了得。也正是在这种意义上,《红楼梦》产生了一种“正典效应”。

      作者接下来最有可能重点介绍的是:

      A.王国维的《<红楼梦>评论》 B.《红楼梦》的“正典效应”

      C.各路“文化豪杰”的“红学成就” D.现代中国的读书人避不开《红楼梦》的原因

      【思路讲解】根据提问方式中的“接下来”可断定为结语推断题,通读文段后重点看结尾句,“也正是在这种意义上,《红楼梦》产生了一种‘正典效应’。”可见结尾句最后强调的话题是“正典效应”,话题一致选择答案可知此题答案为B项。

      【难题演练】中国很早就有鲛人的传说。魏晋时代,有关鲛人的记述渐多渐细,在曹植、左思、张华的诗文中都提到过鲛人,传说中的鲛人过着神秘的生活,干宝《搜神记》载:“南海之外,有鲛人,水居,如鱼,不废织绩。其眼,泣,则能出珠。”虽然不断有学者做出鲛人为海洋动物或人鱼之类的考证,我个人还是认为他们是在海洋生活的人类,其生活习性对大陆人而言很陌生,为他们增添了神秘色彩。

      作者接下来最有可能主要介绍的是:

      A.关于鲛人的考证 B.鲛人的神秘传说

      C.有关鲛人的诗文 D.鲛人的真正居处

      【拔高点拨】通过“接下来”一词可判定是结语推断题,最后一句话“虽然不断有学者做出鲛人为海洋动物或人鱼之类的考证,我个人还是认为……”,可知文段的话题是讲述鲛人的“考证”,则得出此题答案为A项。此题难度较高,很多语文基础不好的考生容易看不懂结尾句的真正话题,那么我们也可以用另一种思路来做题——排除法。B项“鲛人的神秘传说”在文段的开头已经讲过;C项在原文的地二句也有讲述;D项虽然最后一句有提及,但不仅提到了“在海洋生活”,还有讲到“其生活习性”,如果我们下文只讲述“真正居处”显然不够全面,所以排除D项。由此,也可以得出此题答案为A项。

      此题型整体难度较小,但也会偶尔出现难度高的题目,需要考生灵活掌握思路,正面找答案,反面排除选项,即可确定最终答案。

      更多资讯请继续查看:国家人事考试网吉林公务员考试网

    (编辑:净月小编)

    enlightened  国家公务员考试 资讯

    2018国家公务员考试信息汇总历年真题时政热点

    2018年国家公务员笔试课程2018年国家公务员面试课程

    QQ群:【2018国家公务员考试2018国家公务员考试488329031

    吉林华图官方微信:jilinht

    考试工具砖题库练题

    最新招考
    照片调整
    直播讲座
    职位查询
    真题下载
    时政热点
    公开课
    砖 题 库
    首页 网站地图 联系我们 返回顶部
    京ICP备11028696号-11 京ICP证130150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14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