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吉林省公务员考试言语理解(乙级)题目解析
2015-09-26 20:39 吉林公务员考试 来源:吉林华图
2015年吉林省下半年公务员考试笔试于今日结束,吉林华图根据考试回忆第一时间整理了真题及解析,帮助大家进行估分~!
【声明:真题来源于考生和学员的回忆,及互联网收集】
一、选词填空:
21.B.【解析】结合横线前后的语境,发现第一个横线处有双引号的提示,证明第一个空应该填入具有强调或者比喻的含义的词语,所以锁定B项的“吸睛”。而且第二个空的“法宝”更能切合横线处后的“破解”。
22.B.【解析】结合横线前后的语境,发现横线后面有个“但”表示转折,而“但”之后强调的是靠人,由此推知“但”之前应该填入一个相反词语,所以选择“无人化”。
23.A.【解析】结合横线前后的语境,发现横线后面强调的是“不时都有人说到它,也认可它的正确性”,所以第一个空应该填入一个表示很多人谈论话题的成语,因此选择A项“老生常谈”。而B项的“肺腑之言”强调的是发自内心的言论,C项的“无稽之谈”强调的是没有根据的言论,D项的“经验之谈”强调的是根据经验得来的言论,三个成语都跟横线后面的”不时有人说到它“无关。
24.B.【解析】结合横线前后的语境,发现横线前强调了“电视剧让观众大呼过瘾”,后面需要搭配的是“人气”,所以第一个空要填入将个体观众整合在一起的词语“聚拢”。而“提升”强调的是上升,“增加”强调的是“增多、加强”,“积累”强调的是“累积”,这三个选项既不能跟前面的语境搭配,也不能和“人气”搭配,所以排除A、C、D项。
25.C.【解析】结合横线前后的语境,发现第二个横线后强调了“闯红灯不分年龄阶层”,所以第二个空是突破口,选择“法不责众”。
二、阅读理解:
26.B.【解析】本文属于细节查找类,根据文段谈到“艺术素质测评”的范围,即“一不包括学生接受的家庭艺术教育”,B中谈到“媛媛受家庭的熏陶爱唱歌”属于接受家庭教育熏陶的内容,不符合文段,故B为正确答案。ACD都符合文意。
27.C.【解析】先通过观察选项,根据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2句最多,确定2为首句,在观察其他句子之间内在联系,4中出现了原因引导词“由于”故且1应在4后,3为补充性说明,不适合放在首句,通过语意确定应为尾句,故正确答案为C。
28.C.【解析】本题属于变形的主旨概括提,要找到整个文段论述的重点,文段强调“先定义后理解”,同时根据后文提到的“也倾向于按照我们的文化所给定的、我们所熟悉的方式去理解。”也强调先按原有的想法,也就是说我们会按照之前的观念去理解和分析问题即有成见。故选择C。ABD均和文段无关。
29.C.【解析】根据选项的设置,观察发现2为观点援引,一般比较适合做首句,而6句出现了代词不适合做首句,故排除B.而16不应该在一起,6出现代词指代不明,所以排除A,观察从C和D.援引更适合做首句。,故答案为C。
30.B.【解析】观察文段文段尾句通过递进关联词提出“‘屌丝逆袭‘者其实是一种心态提档的超越。”为重点,主体是“心态”,提到“心态”的只有B。故答案为B。A、C无中生有,D歪曲文意。
31.C.【解析】本题可以通过情感色彩来做。A项的“金科玉律”是褒义,“清规戒律”是贬义;B项的“死灰复燃”属贬义,“东山再起”属褒义;D项苦口婆心和“语重心长”;都有含有“善意地进行说服教育”的意思。但苦口婆心偏重在劝;含有“不厌其烦”的意思;“语重心长”含有“话有分量;情深意长”的意思。 “苦口婆心”含贬义词。C项的两个词都是贬义,且含义相近,因此可以替换。
32.A【解析】从文段中“当我发现,如果别人看我们的眼光跟我们内心深处最真实的对自己的看法是一致的”这句话可得知相符的一项是A项。B、C项在情感色彩上和文段不符;D项中说到“发现新的自己”在文段没有体现出来,属无中生有。
33.D.【解析】文段为并列结构,第一个分句在说因为顾虑这个顾虑那个导致了心理压力;第二个分句用了一种比较积极的方式使得老母亲长寿,因此一个人的健康情况是与情绪相关的。
34.C.【解析】本题属于意图题中的寓言故事类,文段最后说道佛祖依据弥勒佛和韦陀各自的特点给他们安排了不同的工作,C项的“知人善任”与这个含义相符,因此选C。B项的“选贤任能”体现不出来是依据各自特点安排了工作这个特点。
35.B.【解析】文段中说到“久久徘徊在五六本之间”、“头头是道地分析每本书的优劣”、“细化”等词句,说明这位朋友想的太多,使得自己没有办法将买书落实到行动上。因此本题选B。D项表达的是“不是所有的事情都需要再三思考再行动”,重点是在行动,但是文段并没有体现出这位朋友是否行动,与文段不符,排除。
(编辑:喻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