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考信息报考指导备考资料考试题库|面授课程网校课程| 砖题库职位库直播|华图师资

  • 在线客服咨询
    长春 卫星
    净月 榆树
    农安 吉林市
    磐石 桦甸
    延边 敦化
    蛟河 通榆
    珲春 汪清
    伊通 双阳
    长岭 四平
    公主岭 通化
    梅河口 和龙
    舒兰 临江
    辉南 双辽
    德惠 白城
    辽源 松原
    白山 长师
    司法警官学院
    吉林工商学院
    0431-88408222
  • 当前位置:吉林公务员考试 > 吉林公务员考试 > 备考资料 > 行测 >

    阅读模式

    2018年吉林省公务员备考资料:词句解释题答题思路

    2017-11-22 13:46 吉林公务员考试 来源:吉林华图

      对于词句解释题这类题型,很多同学都感到头疼,不明白题干中的句子是什么意思。又因为材料构成上杂乱无章,没有逻辑性,所以很多同学感觉读不懂材料,勾画信息更是无从下手,又或者是勾画出信息,但是不会组织语言,所以,不能很好的表述出答案。今天,我们透过一个例题的分析,重拳出击词句解释题,让同学们明白该如何理解材料、如何勾画信息,如何使答案精简。

      一、作答过程

      第一步:审清题目作答要求,定位作答范围,确定题型。

      第二步:按思路作答即是什么—概括短语字面的含义,为什么—依据材料引申表现/原因/影响等, 怎么办—提出宏观对策即提出解决问题的大方向,不用提具体的解决措施。

      第三步:仔细阅读给定材料,提炼出材料中核心信息点。

      第四步:整合信息点,形成答案。

      二、具体分析如下

      根据“给定资料4”中的有关内容,谈谈对文中“困境中不绝希望”这一表述的理解。

      要求:准确、简明。不超过150字。

      (一)题型判别

      谈谈对“困境中不绝希望”的理解,属于综合分析题里面的词句解释题。

      (二)审题

      先明确作答的范围在给定材料4中,我们可以用关键词法进行分析,即困境是指不好的,而不绝希望是指好的希望,所以在看材料时要注意勾画存在的一些问题和表示希望的信息。勾画时注意关键信息的勾画,因为申论词句解释题也是按照踩点给分的原则赋分,所以要尽量勾画短词、短语,还要对勾画的信息进行提炼和整合,整个作答过程就是对材料压缩的一个过程。最后要对勾画出来的信心点进行整合,并有逻辑性的表述出来,表述时要注意语言表述的准确性和连贯性,这样的答案才会得到考官的青睐。

      (三)提炼材料中的信息点

      4.越是上学难,有些农民却越把希望寄托在下一代上学受教育上。【这句话就是对困境中不绝希望的整体理解,所以可以直接写下来,可放在答案的第一句话】如F村各家相互攀比“不惜血本供孩子读书”,以至出现了忍饥挨饿、倾家荡产供孩子读书的“英雄”。【这句话是对首句的举例说明,所以不需要提炼信息】教育的成本越来越高,有社会学家计算过,一个大学生4年学费大约相当于一个农村居民20年的纯收入。不用说西部贫困地区,连基本脱贫的东部地区的农民孩子的“大学梦也越来越远了”。【本句话想强调现在教育的成本高,而成本高是大学生面临的困境,勾画重要信息教育的成本高】实际上,新世纪以来,农村孩子在大学生源中的比例与上世纪80年代相比,几乎下降了一半,这就意味着“通过高考,农村孩子向上流动的渠道”正在“缩窄”。【本句强调又一困境,即学生生源比例下降,向上流通渠道“缩窄”】贫困家庭用于教育的支出占其收入的比例仍相当大,也就是说,农民倾其全力支持了教育的发展;【困境,即教育支出比例大】而现在一旦出现了大学生就业危机,贫困农民家庭所受的损失将是巨大的。【还容易出现就业危机或子女就业难】

      更多资讯请继续查看:吉林人事考试网吉林公务员考试网

    (编辑:番茄红)

    enlightened  吉林公务员考试 资讯

    2018年公务员考试信息汇总历年真题时政热点

    2018年吉林公务员笔试课程2018年吉林公务员面试课程

    QQ群:【2018吉林省公务员考试吉林省事业单位考试④579491714

    吉林华图官方微信:jilinht

    考试工具砖题库练题

    最新招考
    照片调整
    直播讲座
    职位查询
    真题下载
    时政热点
    公开课
    砖 题 库
    首页 网站地图 联系我们 返回顶部
    京ICP备11028696号-11 京ICP证130150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14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