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考信息报考指导备考资料考试题库|面授课程网校课程| 砖题库职位库直播|华图师资

  • 在线客服咨询
    长春 卫星
    净月 榆树
    农安 吉林市
    磐石 桦甸
    延边 敦化
    蛟河 通榆
    珲春 汪清
    伊通 双阳
    长岭 四平
    公主岭 通化
    梅河口 和龙
    舒兰 临江
    辉南 双辽
    德惠 白城
    辽源 松原
    白山 长师
    司法警官学院
    吉林工商学院
    0431-88408222
  • 2018年国考申论热点:创造安全出行环境

    2017-08-16 14:51 吉林公务员考试 来源:吉林华图

      【关键词】

      交通 安全 文明

      【热点背景】

      1.据统计,截至2013年11月,河北省有机动车驾驶人1470万人,机动车总数达到 1580.6 万辆。踩踩油门进入汽车时代,但在许多地方,许多人的文明素质却没有相应地“提速”,你争我抢互不相让,喇叭声声震天响,乱停乱放不讲规矩„„愈来愈凸显的不文明行车现象,一方面影响着社会的整体文明状况,另一方面犹如一颗不定时炸弹, 时刻威胁着交通参与者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2018国家公务员

      芳龄女孩学习驾驶,学府路上遭遇惨祸——3月30 日,石家庄电视台《天天说交通》主持人、交警王斌的一条配图微博让不少网民触目惊心:一位女学员驾驶教练车在省会学府路与中华大街交口的路上停车,开门下车的一刹那,后方同向一辆车冲了过来, 惨祸发生,女孩当场身亡!五个小时内,150 余人次对微博进行了转发和评论,对当事人的不幸遭遇深表惋惜,并对涉事车辆责任进行讨论。后车司机突然变道,教练车违规停车且未打双闪,分析这起交通事故原因的同时,人们不难在现实的“车生活”里找到自己或他人的影子——我们平常可能就是这样开车、 停车的,只是没有发生过事故而已。

      不文明行车,看起来是自己的事,实则事关他人、事关社会。机动车数量的激增,驾驶人文明驾驶素养的相对滞后,使行车公德已成为社会公德领域里人们越来越关注的话题。每一种不文明驾驶行为都透着“血腥味”。

      2.5月12日上午,淄博市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与淄博市公安局交通警察支队张店大队联合各级媒体,在世纪路与新村路路口对不文明行为进行现场查处、现场教育,倡导文明出行。

      早上八点正值上班高峰期,记者观察到,大部分非机动车行人,都有序的在路口等待信号灯,但是仍有个别电动车驾驶人无视红绿灯,违反交通信号灯行驶,甚至在机动车道上行驶。

      八点二十分,南北直行的信号灯为红灯,一辆电动车驾驶人无视信号灯,由南向北闯红灯行驶,民警示意其停下接受检查,民警问到:“闯红灯很危险,大家都在等红灯,你为什么不等红灯,如果发生意外后果很严重。”电动车驾驶人说自己没有看到红灯,表示知道自己闯红灯的行为是错误的,并接受了处罚。

      八点三十分左右,民警发现一辆电动三轮车穿插在机动车在机动车道中行驶,看上去十分危险,民警示意其停在路边上:“非机动车在机动车道上行驶,万一发生事故该多危险。”民警在口头教育的同时发给驾驶人交通安全宣传单,提醒驾驶人在以后的交通出行中也要注意交通安全,遵法文明出行。三轮车驾驶人对自己交通违法行为表示十分后悔,并承诺以后按规定行驶。

      在一个小时的查处行动中共查处交通违法行为34起,其中非机动车不走非机动车道3起,非机动车闯红灯2起,机动车不礼让行人1起,机动车违规载货1起、不按规定鸣笛1起,摩托车涉牌涉证10起、不戴头盔3起、载货超长超宽1起,民警现场警告教育的交通违法行为12起。

      【考点分析】

      一、原因

      模拟试题:根据给定资料,分析造成我国交通文明滞后的主要原因。要求:分析准确,条理清楚。不超过250字。(15分)

      【参考答案】

      交通文明滞后的主要原因

      (一)交通参与者文明出行的观念不强。各类交通参与者在从事和参与交通活动中,由于社会道德素质不高,文明出行观念不强,对不文明交通行为带来的危害性认识不足,对文明交通行为的概念模糊,防范意识淡薄,很多参与者普遍认为只要不是酒后驾车、超速行驶这样的严重违法行为,骑车带个人、占道行驶、向车外抛洒杂物等,这样的行为只要自己方便,根本不会有什么影响,更不会造成交通事故,久而久之便形成了不良行为和习惯。

      (二)行人和非机动车管理难度较大。长期以来,道路交通管理的侧重点都放在机动车违法行为查处,对于文明交通行为习惯尤其是非机动车和行人的不文明交通行为缺乏管理甚至不管理,造成了非机动车和行人任意与无所谓的交通参与态度,几乎不受任何约束。

      (三)基层公安交警部门警力不足造成管理不全面。基层交通民警每天上路维持交通秩序、24小时值班接处警、处理各类交通事故,再加上各类大小保卫开道、专项整治活动等,耗费了大量的时间和警力。要想再抽出部分警力放置路面专门加强不文明交通行为的管理与整治确实是力不从心,难以达到预期的目标。

      (四)交通参与者的误解与对立情绪造成执法难。对不文明交通行为,民警在路面劝导和纠违过程中,大部分人能够理解并对不文明交通行为认识态度较好。但不可否认,有部分参与者不理解,甚至是误解产生对立情绪。他们错误的认为交警拦下来的目的就是为了罚款,因为在他们的潜意识中不文明交通行为既没犯法又不违规,凭什么拦我、管我、罚我款。所以对立情绪比较严重,对交通违法及不文明交通行为的蔓延和泛滥,在客观上起了推波助澜作用。

      二、对策

      模拟试题:结合给定资料,提出解决我国交通文明问题的具体可行性建议。 要求:建议具体可行,分条作答,不超过400字。(20分)

      【参考解析】

      1、加强文明交通宣传。针对不文明交通行为,一是公安交警部门在开展交通安全宣传时,应将文明参与交通活动有的放矢地融入交通法律法规宣传,全面提高交通参与者文明出行守法意识。二是通过邀请新闻记者及时跟踪报道交通秩序综合整治、安全隐患整改等工作情况,曝光不文明交通行为,营造浓厚的社会舆论氛围。三是坚持以“五进”活动为载体,深入基层,通过进学校、进企业、进社区、进村组、进机关,零距离、多层次、全方位地向社会群众宣传文明交通行动计划,进一步拓宽文明交通宣传渠道,丰富交通安全宣传内容。

      2、创新警务模式,建立快速反应的动态交通管控机制。一是创新勤务模式,对于严重的不文明交通行为适时地开展各项专项整治,加大对严重危害交通安全的违法行为处罚力度,形成高压态势。二是在执勤过程中,民警要改变过去只处罚机动车驾驶人而对非机动车和行人实行松管的做法,不光对驾驶人要处罚,对行人也要处罚,让所有的道路交通参与者认识不文明交通行为的危害,从而自觉遵法守规,养成安全出行,文明参与的良好行为习惯。

      3、加强联系,形成整治合力。不文明交通行为的整治不仅是交警的责任,也是社会的责任、公众的责任。光靠公安交警一个部门的努力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充分发挥社会各部门、各阶层的特殊作用,从而形成整治的整体合力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三、公文

      模拟试题:假定你是交通局的一名工作人员,请参考给定资料,给广大市民写一封文明交通的倡议书。(25分)

      要求:内容全面,概括准确,有针对性,不超过400字。

      【参考解析】

      文明交通倡议书

      广大市民朋友们:

      文明城市需要文明交通,文明交通呼唤文明市民。为进一步引导市民形成适应时代需求的精神风貌和行为规范,提升城市形象与市民生活品质,我们向全体市民发出如下倡议:

      开文明车,践行文明交通行为。自觉养成符合交通规则的交通习惯,杜绝酒后驾驶、疲劳驾驶;保持安全行车车距,系好安全带,文明礼让斑马线;在行驶中不拨打、接听手机,不向车外抛洒物品,不污染和破坏道路路面。

      行文明路,倡树文明交通风尚。行路时不闯红灯、不乱穿马路、不在机动车道内行走,不翻越交通隔离设施;不违反交通信号指示通行,不妨碍机动车正常通行,自觉监督和推进文明交通环境的建设。

      交通文明关乎着每一个人的生活,交通安全维系着每一个家庭的幸福。让我们立即行动起来,从现在做起,从自身做起,自觉告别交通陋习,争做文明有礼市民!

      XX交通局

      XXXX年XX月XX日

      四、作文素材积累

      开头:

      当前,中国正加速进入“汽车时代”,汽车文明已成为社会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提升出行文明素质,是提高公民文明素质和现代文明程度,形成良好社会风尚的有效途径,也是维护国家形象,增强国家“软实力”的迫切需要。

      结尾:

      一位经济学家曾说,几乎每个人都有汽车梦,但关注“汽车文明”的人,远比想实现“汽车梦”的人少得多。如果每个人都不关心“汽车文明”,“汽车梦”的实现就将是一场灾难。人总是有无穷的适应和进步的能力,相信在不远的将来,我们能与“汽车社会”和谐相处。

      五、范文鉴赏

      以人为本 创造安全出行环境

      车祸猛于虎,无数人因车祸家破人亡,妻离子散,在我国发生车祸的次数随着机动车保有量的增长逐年递增。2008年,我国道路交通事故死亡人数为73484人,平均每小时就有8人丧命,从1998年开始,每年死于交通事故的行人超过2万人,约占总交通事故死亡人数的30%,而在城市,行人死亡的比例高达50%左右。一些斑马线甚至变成了“死亡线”。这一连串“血淋淋”的数字时刻警醒着我们,要下大力气遏制交通事故频发势头,还老百姓一个安全的出行环境。

      交通事故之所以多发,原因有很多种,如司机交通安全意识淡薄,劝酒拼酒不良酒风,交通管理部门执法不严等等,但在我看来,交通事故频发的罪魁祸首关键在人。如果执法者能严格执法,对酒驾、机动车违章行为加大打击力度,如果司机能够有较强的交通安全意识,自觉遵守交通安全法律法规,严格遵循“喝酒不开车,开车不喝酒”的原则,那么我们是不是就会有一个更加文明的出行环境呢?

      因此,遏制交通事故多发势头,首要在严格执法。所谓“乱世用重典”,交通管理部门应加大执法力度,对酒驾、闯红灯等严重违章行为始终保持严打高压态势。严格执行机动车十二分扣分制,对严重违规的机动车驾驶员采取直接吊销驾照,终身禁驾等措施提高其违法成本。对交通违章行为形成常态化打击。并将整治交通违法行为,确保道路交通安全作为一项考核地方领导干部的重要量化指标,以引起地方政府对打击交通违章行为的重视力度。

      遏制交通事故多发势头,关键在于司机自觉守法意识的提升。政府执法部门对违章驾驶的打击只能治标,不能治本,如果不能让司机养成自觉遵守交通法规的意识,那么我们所有的工作将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必须加大交通安全宣传教育的力度。通过电视公益广告,网络宣传短片,道路警示标语等多种形式向民众,尤其是机动车驾驶员宣传交通安全法规。同时可以组织一线交警定期轮换到所属警区附近的中小学开展交通安全公益讲座,从而使中小学生从小养成遵守道路交通安全法规的好习惯。

      遏制交通事故多发势头,长远看要落实到倡导绿色、文明的出行方式上。之所以会出现交通事故频发的问题,与每年成倍增长的上路机动车数量息息相关,再加上落后的管控机制和技术手段,警力不足等问题,自然会导致执法部门想管却“心有余而力不足”。人们之所以选择驾车出行是由于我国的公共交通网络尚不完善,群众出行不便。因此政府应在目前基础上继续加大公共交通事业的投资,形成公交、地铁、自行车、步行等多种方便的出行方式供人们选择,既节省民众出行成本,又方便市民出行。

      严格执法,自觉守法,绿色出行是解决交通事故频发的“灵丹妙药”。相信在政府的充分重视下,在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下,一定会打造出一个安全的出行环境,使人们能够“高高兴兴工作去,安安全全回家来”。

      更多资讯请继续查看:国家人事考试网吉林公务员考试网

    (编辑:喻倩)

    enlightened  国家公务员考试 资讯

    2018国家公务员考试信息汇总历年真题时政热点

    2018年国家公务员笔试课程2018年国家公务员面试课程

    QQ群:【2018国家公务员考试2018国家公务员考试488329031

    吉林华图官方微信:jilinht

  • 上一篇:2018年国考申论热点:创造安全出行环境
  • 下一篇:没有了
  • 考试工具砖题库练题

    最新招考
    照片调整
    直播讲座
    职位查询
    真题下载
    时政热点
    公开课
    砖 题 库
    首页 网站地图 联系我们 返回顶部
    京ICP备11028696号-11 京ICP证130150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14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