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大报告的新思想、新论断、新提法、新举措(2)
2017-10-19 10:16 吉林公务员考试 来源:新华社
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对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论述均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十九大报告提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目前人民对美好生活需要,已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总体上显著提高,更突出矛盾是城乡、区域、收入分配等存在的不平衡不充分等问题,这已成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主要制约因素。
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关系全局、影响深远,这对党和国家工作提出了许多新要求。报告特别指出,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并没有改变我们对我国社会主义所处历史阶段的判断,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
新的奋斗目标:从全面建成小康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从十九大到二十大,是“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报告提出,既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又要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
新的奋斗目标跨度“从现在到本世纪中叶”,可分为三个目标、两个阶段、两步走,将“近期、中期、远期”目标进行了有机结合。
按照报告提法,“三个目标”分别是:到2020年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到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两个阶段”和“两步走”是指从2020年到本世纪中叶分为两个奋斗十五年来安排。
值得关注的是,报告提出的“到2035年目标”,是根据我国发展实际情况,将过去提出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到本世纪中叶要达到的发展水平,提前到2035年来实现,进程缩短了15年。
发展战略目标: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跨越关口的迫切要求和我国发展的战略目标。
令人关注的是,报告提出的发展目标更注重整体性、总布局,这是我国进入新时代特征所决定的,已不简单满足于经济量化指标。
(编辑:番茄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