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考信息报考指导备考资料考试题库|面授课程网校课程| 砖题库职位库直播|华图师资

  • 在线客服咨询
    长春 卫星
    净月 榆树
    农安 吉林市
    磐石 桦甸
    延边 敦化
    蛟河 通榆
    珲春 汪清
    伊通 双阳
    长岭 四平
    公主岭 通化
    梅河口 和龙
    舒兰 临江
    辉南 双辽
    德惠 白城
    辽源 松原
    白山 长师
    司法警官学院
    吉林工商学院
    0431-88408222
  • 2018年国考复习资料:评价类试题解答思路

    2017-12-07 14:09 吉林公务员考试 来源:吉林华图

      评价类试题解答思路

      申论分析题中有评价类的题,要求对争议性观点或社会现象(做法)进行评价。解答申论评价类试题的基本方法是,先对争议性观点或社会现象(做法)进行简单表态,然后在重点进行说明论证。

      一、作答过程

      第一步——确定题型

      第二步——审清题目作答要求,定位作答范围

      第三步——仔细阅读给定资料,提炼出材料中的核心信息点,进而找到答题要点

      第四步——整合作答要点

      二、具体分析如下

      新技术的使用能否突破社会结构的屏障,是很多人关心的问题。根据“给定资料2”,谈谈你的看法。(20分) 要求:(1)观点明确,有理有据;(2)论述全面,语言简明;(3)不超过250字。

      (一)题型判别

      题干要求考生谈谈对新技术的使用能否突破社会结构的屏障的看法,要求观点明确,属于申论综合分析评价类的题。

      (二)审题

      题干要求考生对新技术的使用能否突破社会结构的屏障这一问题谈自己的看法,说明考生需要在作答时把自己的看法写清楚,即需要考生对这一问题进行表态。“有理有据”说明考生的表态是有依据的,需依据材料内容来确定对这一问题的看法,“论述全面”要求考生对自己的看法进行说明论证。另外,题目表述作答范围限定在给定材料2。

      (三)提炼材料中的信息点

      2.新技术有没有可能穿透社会结构的屏障?这是某大学社会学系 G 教授关心的问题。她比较关注社会当中的普通人怎样生活,怎样面对新技术、新媒体,新技术是不是促进社会转型的决定性力量。(【分析】这一段主要说明G教授关心新技术能否穿透社会结构的屏障这一问题,并无答案要点)

      2014 年某研讨会上,G 称自己一直比较关注农民工,特别是新生代农民工,比如新生代农民工如何使用信息技术。当时她和她的团队曾经对此抱着很大的希望,认为新技术可能有助于新生代农民工融入城市、融入社会。(【分析】这一段中的“曾经”一词表明G教授在实际考查新技术的作用前对新技术作用所抱有的希望,但我们找的是新技术在现实中的作用,所以无答案要点。)

      “按照常识,如果大家是在同一个社会时空中生存,拥有同样的硬件条件或者数据终端,按道理来说可以平等地获取信息、资源、各种各样的机会。从理论上说,非常有利于消除城乡之间的社会鸿沟、不同社会阶层之间的不平等,有助于促进社会的公正。”她说。(【分析】“按照常识”“按道理来说”“从理论上说”这几个词说明新技术有助于促进社会公正,即能够突破社会结构的屏障是理论假设层面的,并非是指实际中能突破,所以不能作为判定能否突破的答案要点)

      更多资讯请继续查看:国家人事考试网吉林公务员考试网

    (编辑:番茄红)

    enlightened  国家公务员考试 资讯

    2018国家公务员考试信息汇总历年真题时政热点

    2018年国家公务员笔试课程2018年国家公务员面试课程

    QQ群:【2018国家公务员考试2018国家公务员考试488329031

    吉林华图官方微信:jilinht

  • 上一篇:论2018国考申论备考中关键词的重要性
  • 下一篇:没有了
  • 考试工具砖题库练题

    最新招考
    照片调整
    直播讲座
    职位查询
    真题下载
    时政热点
    公开课
    砖 题 库
    首页 网站地图 联系我们 返回顶部
    京ICP备11028696号-11 京ICP证130150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1470号